《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于2011年3月启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与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担任技术总负责,交通分院总工程师殷广涛、副总工程师杨忠华主管,交通分院综合交通所所长王继峰具体负责,陈长祺、于鹏、姚伟奇等项目骨干参加。规划自2014年5月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政策制定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项目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一、项目概述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承载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使命,还肩负着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使命。基于这些要求,本规划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如何支撑西安的国家战略职能,引领区域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发布,西安承载着国家向西开放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职能。但是现有交通系统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国际通达性相对较弱;西安一极独大的区域交通网络,造成过境比例过高,对外辐射能力不足。
2、如何打造适应西咸空间一体化发展的交通体系?
西安、咸阳地理相邻,文化同源,已经呈现连绵化发展态势,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指引下,一体化发展的诉求更加迫切。但是,西咸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尚未形成,通道单一、服务水平较差。
3、如何落实历史文化和大遗址保护要求?
千年古都西安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山水格局。除了秦岭、绕城八水以外,城市周边还分布着大量遗址和陵墓区,城市内部拥有保存完整的古城墙和网络肌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用地跨越、包围遗址区,导致发展与保护的冲突不断升级。遗址周边及古城高强度开发以及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品质逐渐恶化。
为应对上述挑战,本规划以西安都市圈核心区(范围包括西安主城区、西咸新区和咸阳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遵循综合交通与自然生态地理格局、城市发展空间、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以支撑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推进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破解城市交通发展瓶颈为切入点,采取分区差异化、分层组织的技术思路,提出西咸一体化的快速道路、轨道交通和枢纽布局等规划方案,并提出针对各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的技术指引和控制要求,为西安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二、规划内容与特色
1、突出国家战略引领
构建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通达国际、辐射区域、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门户枢纽,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双港”驱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门户枢纽
提升空港和陆港,加快内陆开放口岸和中转枢纽港建设。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发挥中转的区位优势,构建多通道、多方式的地面集疏运体系,扩大枢纽服务腹地。整合西安综合保税区、国际港务区和长安号国际集装箱班列,加强大陆桥运输通道建设。
(2)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交通枢纽
完善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快速客运通道,形成对外八个方向快速联系线路,实现西安在中西部城镇群的三小时交通圈。规划增加西安至武汉、银川、重庆方向的国家快速铁路通道,提升宝鸡、渭南、商洛、铜川等城市的枢纽地位。
构建“轴+放射”格局的城际铁路网络。加强陇海沿线城镇主轴的交通联系,建设宝鸡—礼泉—阎良、法门寺—户县—西安南站两条副轴,拓展韩城、延安、商洛三条区域辐射通道。优化枢纽布局,培育阎良、户县等外围城镇节点的区域服务职能。
图 区域铁路发展规划
2、强化空间分区组织
(1)立足自然地理和历史格局,揭示空间发展根本矛盾
由于城市建设区的快速扩张,空间尺度由现状30公里扩展至90公里,蔓延式发展将加剧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的冲突。
图 城市发展意图与遗址保护区的空间关系
构建都市区交通模型,定量预测城市空间扩大后交通需求特征,客观评估交通组织难度。在出行强度和出行距离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心城区对外交通通道负荷显著增加,跨渭河、穿越遗址保护区的交通需求明显过高,超出通道容许能力。
图 城市交通出行分布形态:现状与规划
(2)空间分区与交通组织策略
规划提出分区组织的发展策略。以遗址带、渭河、古城墙和陇海铁路走廊为边界,将西咸都市区划分为三大分区,强调由“一城多心”向“多城多心”转变,引导都市区空间形成网络化、多中心格局。
图 交通分区发展示意
在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充分落实分区策略。按照分区均衡、分向组织原则布局对外客运枢纽和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交通网络在分区内自成系统,分区之间通过高等级通道相连;结合分区功能定位和开发强度,采取差异化的停车策略,并研究公共交通分区票制,鼓励区内出行。
图 综合客运枢纽均衡布局
(3)遗址保护区交通发展策略
规划从供需两端着力解决跨越遗址保护区的交通问题。在需求端,通过分区内部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及交通网络设施和服务的提升,减少分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在供给端,提出加强跨遗址带通道的集约利用,一方面,提升截面公共交通分担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穿越遗址带的通道数量,以高等级干路为主,减少一般性道路,并严格限制沿线开发强度。
图 跨越遗址区的交通组织示意
3、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
(1)交通分层组织
统筹考虑空间层次、联系距离、交通方式等要素,优化交通设施廊道和枢纽体系的空间布局。实现空间、设施、服务的相互耦合。
图 综合交通体系分层组织示意
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依托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实现都市区与区域交通联系。
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交通联系
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根据联系目的和联系需求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利用都市区范围的高速公路,新规划一级快速路,承担都市区范围的长距离机动车交通需求。根据功能需求和客流强度,在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提供多种公共客运服务模式,包括:点对点的快速城际交通、服务沿线的市郊线或BRT线路。
中心城区内部交通联系
在中心城区内部构建功能完善、等级匹配、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优化快速路和主干路网络,与城市功能中心和组团布局相协调。建设城市轨道快线,服务北部、南部和西部核心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提高二环以内高密度地区的轨道交通站点密度。
(2)干线道路和集散道路分级组织
干线道路网络
针对原有的道路体系难以适应特大城市交通需求特征的局限,为提高都市区大尺度交通组织的效率,规划提出都市区网络和城市本地网络相对独立组织。
将高速公路纳入都市区交通走廊,通过收费调控流量,保证联系效率。优化快速道路分级,在主城区放射走廊和外围新城之间建设一级快速路,在主城区内部建设二级快速路,与主干路有机衔接。
图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
组团内部集散道路
针对核心城区、边缘城区和外围新城的发展特征和交通组织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分区的道路网络体系方案。
图 分区道路体系构建思路
4、注重交通品质提升
(1)古城交通发展策略
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从源头控制出行需求。控制古城街道尺度,保护古城肌理,街区改造注重历史风貌保护。构筑以慢行和公交为主体的交通模式,建设内部公交支线网络、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步行系统,保障路权,打造舒适的出行环境。实施强有力的交通需求管理,通过停车设施建设标准和收费政策,限制古城内小汽车的使用,探索设置“无车区”。
图 古城内部交通组织
(2)大明宫遗址区交通提升
以大明宫遗址片区作为交通改善示范区,针对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和交通特征,提出差异化的交通改善指引,通过打通微循环、调整公交线路、渠化交叉口等一系列措施,缓解遗址保护区与开发建设区之间的交通矛盾。
图 大明宫遗址片区交通改善方案
(3)打造高品质慢行交通
区分休闲性和交通性两类慢行需求。休闲性慢行廊道结合西安独特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打造独具古都特色的城市绿道网络,构建“一心三环十射九带”。交通性慢行廊道强调通行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串接主要居住社区及重要人流集散点。
图 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规划
三、规划实施
1、规划衔接传导
为提高规划可操作性,本规划与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期开展,为落实重大交通设施、促进交通与空间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加强规划指导性,明确提出了针对控规、专项规划的指引和要求。
2、指导项目建设
规划中提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实施,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重点项目包括:西安至太原高铁、西安至成都高铁、西安至银川已经建成通车,关中城际铁路已获得国家批复,西安北站至机场段城际铁路也已经通车。西安市城市交通建设逐步完善,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已投入使用,快速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有序推进,绿道逐步成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不断改善。
3、政策措施制定
在本次规划指导下,西安市编制完成了《西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控制导则》,并陆续开展了《西安市快速路建设规划》、《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西安市公共交通场站及枢纽选址规划》、《西安市立交控制线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在管理措施和政策制定方面,西安市人民政府依据本规划,陆续出台了加强停车管理、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和推进交通缓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