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松山湖系列规划
项目分类:
详细规划类
项目简介

编者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深圳分院从松山湖产业园区建设之初,便意识到了松山湖的时代价值和样板意义,基于“国家队”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松山湖这片土地的深情,20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为松山湖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伴随着园区成长:从1.0时代的松山湖新城,到2.0时代的东莞生态园,再到3.0时代的松山湖科学城,充分挖掘了松山湖的特殊价值,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远见。松山湖,已成为东莞改革深入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from clipboard


一、松山湖1.0:松山湖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2001年松山湖高新区建立之初,中规院提出按照“新城”而非“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园区规划设计,面向珠三角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探索和实施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设计集群、新城文化、滨水生活的前瞻性城市化路径。按照“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建设目标完成了第一版园区总体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市政专项规划等重要项目的编制,并谋划推动了以文化经营松山湖来实现新城价值高地的策略。

21世纪初年,以镇村为发展单位的“东莞模式”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还如日中天。但东莞市政府却深感此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潜藏危机,提出了介入镇街、整合发展的“松山湖计划”。

松山湖新城位于四镇交界区域,距离东莞莞城区15公里,占地70 平方公里。对松山湖最初的构想是市镇联合建设“科技产业园”,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尝试。经过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之后,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将松山湖发展为在区域有影响、有作为的和体现东莞整体功能性的城市平台,成为“经营产业、经营城市、经营智力、经营文化”的东莞新城。


from clipboard

松山湖总体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城市设计带着满足人们追求好的生活方式的目标,体现中国本土规划和设计能力的社会学意图,在空间设计方面以“纲举目张”的控制原理,对新城城市形态产生和生长的逻辑进行整体控制,并以空间尺度、印象特征、品质标准和经济文化价值为内涵,定义新城总体的环境和城市生活品质。


1.生态景观格局:奠定松山湖永久特征

城市设计明确了以生态安全网络为基础的山水景观特征为实现城市主题的核心空间,是城市最基本的景观和空间结构。生态和景观安全格局在全园区表现为大公园式的城市特征系统,为城市的观景和景观创造了条件。这是松山湖新城最重要永久性城市特征之一。


from clipboard

松山湖总体城市设计绿地系统 / 公共空间示意


2.核心公共空间:建立松山湖价值标准

用最好的资源、表现最大的公共性、形成最普遍而兼容的控制力,是松山湖新城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松山湖是新城最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关注滨湖地区开发“质”与“量”的控制,设计环湖休闲道,保证滨湖空间资源的公共开放性,同时划定不同的开发控制地区,严格保护生态城市的本源和城市特征的内涵。


from clipboard

环湖自行车道


总长约43公里的滨湖岸线完全对公众开放为公共休闲用途,这在国内新城建设中尚属首次,但却成为松山湖最脍炙人口的场所甚至景点,也将“核心资源公共化”的设计理念传播长远。环湖多功能休闲道成为自行车骑行的日常活动场所、也是东莞马拉松等文体盛事的举办地。


3.公共服务系统:为自然与人共同设计

公共系统包括城市生态安全空间系统、城市公共功能空间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依托于生态大公园系统作为松山湖新城公共空间秩序和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的基础,各种城市功能都“附着”在这些永恒不变的生态空间上,并以顺应生态环境为设计首要考虑。同时,利用可持续和亲近自然的观念,促进新城积极的生活方式。


from clipboard

松山湖城市设计道路系统示意


以交通系统为例,与现状地貌特征相生相合的山地道路形态,确立了新城轻松舒缓、亲近自然的环境心理尺度。新城主干道路系统虽然按照支持机动车可达性的标准设计,但通过人行道分离设计和分区政策管理,城市设计着力增强出行系统的人性化,并提倡公交导向的公共设施开发。同时,设计和组织多种方式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利用可持续和亲近自然的观念,促进新城积极的生活方式。


from clipboard

松山湖山地道路形态


4. 建筑设计:树立空间尺度与设计标准

城市设计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的“尺度”和城市建设的文化“标准”。松山湖新城的城市设计旨在建立控制和引导城市有效建设的空间秩序。为此城市设计小组与松山湖管委会在技术上和管理的实施等方面达成了控制城市空间秩序的共识,在总体的建筑环境控制基础上,城市设计组织方召集中国建筑设计师在松山湖集聚他们的智慧,提升新城城市场所和功能空间的文化附加值。2002-2004年,共有30余位中国当代优秀中青年规划师和建筑师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共同参与松山湖新城的城市设计和集群建筑设计,设计了近8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空间,也为松山湖的价值内涵和初期的声誉贡献了力量。

2005年,吴良镛先生在松山湖新城视察时,曾说:“松山湖新城的发展计划社会学意味很重,非常值得努力尝试。”松山湖新城的发展计划是一种社会理想,甚至被一些城市规划师或者建筑师们认为是一个“乌托邦”的计划。这个理想积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来自各方面的智慧,真实地体现了本世纪初中国城市与中国建筑设计的本土力量和其历史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有几分“乌托邦”成分的新城计划才有可能走到今天,并继续开枝散叶。

二、松山湖2.0:东莞生态园

2006年以来,针对东莞的发展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双转型”的战略发展要求,同年6月提出了生态园的发展设想。中规院从“统筹发展、生态城市、城市文明、先行先试”四个方面,以总体规划统筹各个系统规划,以城市设计和水环境系统设计为平台协调土地利用和各项详细设计,完成包括《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2007-2020)》、《东莞生态园中心区城市设计》、《东莞生态园水系及水环境整治综合规划》、《东莞生态园市政工程专项规划》、《东莞生态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7-2020)》等一系列规划。《东莞生态园中心区城市设计》伴随东莞生态园从成立到建设,设计服务长达近十年。它以多专业协同设计的工作方式,将生态理念转换为设计行动,推动东莞生态园实现了从被污染的边缘地区到生态城区的逆转。

1.理念的逆袭:从污染边缘到生态中心

东莞生态园的生态逆袭,是东莞城市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里程碑,也是大湾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实践范例。它采用务实低碳生态理念,践行了“治水为前—生态修复—理水营城—重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城区建设之路。

东莞生态园地处东莞市东部六镇的边缘地区。十多年前,它曾是珠三角快速城镇化带来负面效应的典型。在长达十余年的伴随规划设计服务下,如今这里水体清澈,湖岛相依,湿地旖旎,成为了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园区、大湾区创新企业的集聚地、市民喜爱的休闲出行目的地。


from clipboard

生态园建设前后对比

图源:谷歌地球、东莞生态园管委会


2. 协同规划设计:落实务实低碳生态理念

东莞生态园是东莞在城市化转型时期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实践。设计采取了更为务实的低碳生态理念,突出有效生态和过程生态,强调实施路径和成本可接受、可操作、可持续运营。在建设初期采取了多专业协同工作方式,以城市设计和水环境系统设计为平台和校核各项详细设计和工程实施项目,多个规目同时推进,互相校核、及时修正,将务实生态的理念渗透到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

治理后的生态岛群

图源:东莞生态园管委会


3.治水为前,重塑 “水系经络”

在改造建设前,该地区被污染的水体占据园区面积的55%。城市设计首先从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入手,和水环境系统设计紧密配合,联动六镇重建区域复合水生态环境,采取治污、理水、修复、生态管制等一系列环境再造手段,以实现“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多重目标。在流域内采取一系列水环境再造工程,形成以生态园为中心、串联周边六镇的“水生态经络”。治水工程实施后,水质标准已从原来的劣Ⅴ类提高到Ⅳ类,建立了以生态园为中心,串联周边六镇、雨污水综合循环利用的绿色水系统。


4.修复生态,营造湿地景观

为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设计采用湿地生物处理方式消除残留污染物,同时塑造湿地景观特色,将“生态水系经络”营造为滩、荡、塘、湖、渠、河等多种形态的生态水体景观;将所有的水体岸线(约130公里长)设计为生态自然缓坡岸线,尽最大可能提供浅滩湿地生长区。设计明确了这些浅滩湿地栽植要求,着重选取具有消除当前残留污染物功能的本土湿地植物,并落实到后期景观设计和是公共建设中。在治理、修复的基础上,对中心区进行生态管制,将一半的土地划为生态保育的非建设区,以消减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空间的侵蚀。这些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浆果类植物吸引了大量的鸟类,设计中禁止游客进入的鹭岛,现在已经成为了鸟类栖息天堂。


from clipboard

自然缓坡岸线断面示意

from clipboard

缓坡浅滩岸线实施效果

图源:东莞生态园管委会


5.理水造地,营造岛城空间特色

原来东莞生态园地势低洼,涝灾频现,设计采取了土方就地平衡的策略,理水成湖、移土成岛,塑造岛城相映、城水相融的特色空间格局。城市空间布局整体采用大密大疏的设计,中部为中央水系和生态湿地岛群,东北侧为集中建设区,西南侧则为生态岛链,搭建出自然与城市和谐相融、疏密有致的特色空间。


from clipboard

中心区规划效果图


6.持续演绎:设计生产与生活新关系

在绿色生态的空间底盘上,城市设计组织创新产业及生活区、文化创意、休闲游憩等多元城市功能,营建融汇工作和生活的活力空间。结合水体景观开展水上活动,营造多元桥景和亲水场所;依托麦屋村、南社古村落等人文资源,构建彰显岭南文化的魅力场所。

如今生态园成为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要部分,所建成的生态环境、游憩场所、文教设施,得到了市民的喜爱与广泛的认同,也将构成城市长远竞争力的一部分。

三、松山湖3.0:松山湖科学城

2019年,国家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以深圳光明-东莞松山湖片区定位为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集中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1年4月22日,松山湖科学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全面启动活动,松山湖正式迈入国家级科学城时代。中规院积极服务松山湖的新时代需求,开展松山湖科学城与周边地区联动协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研究、松山湖片区发展愿景及总体空间战略专题、中心区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

1. 松山湖科学城的人文观

松山湖建立之初就秉承着为“一群人”开辟一个理想生活环境的目标,在空间紧密的珠三角区域用自然美与人文美凝聚城市的公共生活,希望使得未来市民的内在需求在此地得到充盈。


from clipboard

科学家的特点及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松山湖科学城内已建的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规划的南方先进光源、香港城市大学等科研资源均分布在巍峨山以北山麓、莞佛高速以南,如果能对巍峨山的景观环境进行提升,该片区也有条件形成一片理想环境的科学功能片区。因此,规划提出对周边山体区域重点进行景观优化与整理,形成一个可供休闲游览的生态公园,创新公园土地管理制度,在其中开辟幽静的“科学家小径”,分布便利的小型工作空间、以及餐饮、酒店等设施,专供科学城内的科研工作者使用,成为科学城的后花园,使得科学家们能在枯燥和繁重的工作间隙,能在自然中得到放松与宽慰。


from clipboard


2. 松山湖科学城的区域观

1991年广州成立高新开发区,1996年深圳成立高新园,标志珠三角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产业新阶段。作为深莞中间城市的东莞也开始谋求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2001年东莞市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莞市在成立松山湖之时就开启了城市格局调整的大棋,之后又成立了生态园、滨海湾新区、粤海银屏产业园、东部产业园等市级发展平台,随着深圳都市圈进一步发展与拓展,深莞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必然。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将在国家战略的要求下,突破行政壁垒与机制障碍实现共建共享,这是深莞都市圈深度合作的重要一步。

湾区赤道,创新雨林 

近年来,深广都市圈不断向外拓展,深圳光明中心区和大空港地区、广州南沙新区逐渐成为科创发展的热门版块,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集中在这个区域。我们将这个地带称作大湾区的创新赤道,在科创资源方面具有能量密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链特征。面对科技发展的未知未来,其将孕育出丰富的创新物种多样性;面对未来,将演绎出新的创新雨林,形成最具活力的生态群落。

from clipboard

在这条“赤道”中,有三个空间将成为创新物种的集聚地:一个是正在发力建设的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莞深将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第二个是宝安北部会展海洋城与东莞滨海湾新区组成的,深莞临湾最大的一片增量发展空间,可以为未来产业和未来生活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个是广州南沙新区,位于湾区心脏地带并拥有大量土地,如潜力期货,足待畅想。

深莞共建的“环山科学家园” 

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相连,建设区之间仅隔巍峨山,南北空间距离7公里,现有道路时间距离为20分钟,未来中大通道建设后时间距离将缩至10分钟。可利用其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将巍峨山整体打造为科学主题郊野公园,环山的莞深两侧积极沿山发展科学功能,环巍峨山形成以大科学装置、实验室与机构、大学为主体的基础科研圈,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空间品质有利于吸引高等级的科研资源和人才集聚,使得该片区有望成为国际国内一流的科研园区。

from clipboard

规划建议在公园内组织新技术、定制化的交通服务,建设优质的慢行道,为科学家提供特色的交通出行方式。剥离过境交通,环山构建内部车行环道。根据山形地势建设盘山风景路,提供无人驾驶接驳车辆为科学人员专属服务,沿路设自行车与慢行道。另外,采取生态化原则建设登山道,沿途布置补给站、观景点、观星站,为科学家提供徒步运动场地。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定制化特色服务设施和空间。

将黄江纳入科学城范围,成为深莞科创合作示范区 

东莞黄江镇珠三角高速以南的片区,紧邻深圳光明科学城的科教融合集群区,可通过深圳轨道6号线支线由光明中心联系至东莞1号线。因此战略规划建议将该片区作为深莞创新合作的门户片区,纳入松山湖科学城范围进行统筹规划,该提议在后续规划中得到了落实。

该片区有一定的增量土地资源和一些成片的可整治更新的工业区,规划建议针对该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整体研究,对未来科研和产业空间分布进行合理安排。结合政府与市场力量设置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合作示范区,发展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基地等功能,就近转化两大科学城的科技成果,促进跨学科交叉合作。

from clipboard

松山湖向科学城的蜕变,似乎暗合了“二十弱冠”的礼法,是成年礼,也是再出发。这二十年间,松山湖的管理者和规划者从未改变最初的立意与方向:通过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人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潜移默化地提升城市文明的内涵与水平。松山湖科学城的发展也将坚持和延续这样的理念。

结语:

回顾为松山湖服务的二十年,经历了明确价值共识、奠定发展标准的1.0时代,探索生态园新发展路径的2.0时代,到以园镇统筹开启的3.0时代,经历能级蝶变,如今正助力松山湖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需求,对于设计而言,不变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技术标准,以此不变为“式”而用变“招”应万变。用20年伴随松山湖城市的成长,跟踪它的变化,及时优化和完善。今天对新一代城市中心的城市设计依旧传承松山湖的精神和价值共识,如:为人服务,建设生态城市,释放人性力,显现人文价值,服务科技创新等,不断累积使之成为松山湖城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