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规划实践
——在“和而不同”中谋划“五共”愿景
项目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类
项目简介

(一)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探索跨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有效路径。中央为其明确了“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四大战略定位。

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构建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网络,形成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率先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以好风景促进新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引领更大范围区域一体的产业创新链。

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完善跨行政区域、多层级共商的空间治理框架,明确共同的规划管控底线与标准,在生态治理、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制度探索。

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凸显江南水乡特点的文化标识地,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均衡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二)识别示范区的“一体性”与“异质性”

示范区规划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更多地是通过新功能、新空间与存量地区的嫁接融合,推动江浙沪交界处的“经济洼地”转型成为后工业文明新理念下的“价值高地”,需要对所在地方的既有发展基础和特征予以足够关注,在尊重跨界地区“异质性”的同时发掘“一体性”,找准一体化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以共识引领关键行动。

1、生态环境基底:湖荡水网圩田区

示范区地处太湖流域碟形洼地,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功能突出,河湖水面率高达20.3%,林地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承担水土保持、生态过渡的作用。历代居民为适应水体、湿地为主的生态平衡系统,将水利工事与城乡聚落及生产活动紧密关联,孕育出特有的“塘浦圩田”农业生产体系,构成了地理环境方面的“一体性”。而不同的水网形态造就了多样化的自然基底格局,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诸如大湖区、溇港区、湖荡区、河网区等,在水安全保障、水生态建构、水景观塑造上又存在“异质性”。

2、城乡空间格局:中小城镇集聚区

历史上苏、松、嘉三府势成三足,彼此通过水网紧密相连、往来频繁,城镇村因地就势,形成了以中小城镇为主的格局;到工业化时期,作为特大城市地区的远郊腹地,借助较优的机动性,本地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联系更加活跃,城乡聚落网络化的“一体性”特征更加凸显。但由于各省市对外围区县的资源投放与政策支持差别,示范区内部催生出苏南“镇区+园区”、浙江特色小镇、上海产业社区等多样发展模式,城镇拓展的重点载体又呈现“异质性”。

3、经济产业基础:乡镇经济发达区

依托乡镇企业和各类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的实体经济具备一定实力,产业基础上的“一体性”体现为外向型民营制造业较为发育、开放度较高,但目前所处的产业链环节及价值区段相对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有待提升。“异质性”则体现为两区一县在专业化产业集群建设上各具“长板”,如青浦区的特性材料、精密机械,吴江区的丝绸纺织、光电通信,嘉善县的电子信息等。

4、历史人文脉络:江南文化魅力区

太湖流域自古便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是江南水乡聚落文明发源地之一,处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区段,以淀山湖和元荡为圆心,构成了一衣带水的江南名镇“近邻圈”,赋予了示范区在风貌特色、人文底蕴上的“一体性”。但这里又不是一个封闭的地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海派文化等多重文化的交融,“新”与“旧”的对话、本土特色与全球影响的碰撞,造就了示范区丰富可塑的“异质性”。

5、资源统筹诉求:跨界共建探索区

近年来,示范区及周边地区在交通、教育、医疗、产业、旅游等多方面的协同探索起步较早,共同编制了环淀山湖概念规划、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等,流域治理、园区共建、服务互通、设施衔接等自发合作事项也不断深入推进,在具备共同正向利益的具体事务上的“一体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跨界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治理、建设管控、设施配置标准不一致,土地、投资、人才要素对流不畅等矛盾,在涉及底线型、邻避型利益的协同事务上的“异质性”亟待调和。


from clipboard

示范区网络型城镇体系的基因与雏形


(三)示范区的“五共”愿景及规划落实

统筹地域特征、国家要求、国际视野、时代趋向,示范区规划提出“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的总体发展愿景,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内涵: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

1、重塑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处理好“人水关系”

规划提出“保障河湖的休养生息、引导人水共生”的治水理念,聚焦三大关键行动,构建引排通畅、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水网空间布局体系。一是优化水空间,划定100条河道、76座湖荡、6条历史水路的核心水空间蓝线,综合运用河网整治、湖荡连通、退渔还湖等措施,争取中远期恢复河湖水面率至历史稳定水平;二是提升水环境,跳出被动的控源截污思路,更强调改善水体自净能力,以多层级“清水绿廊”为抓手,打造水岸联治、生态价值转化的样板,建设艺术性、实用性、安全性、景观性相融合的生态绿色示范河道;三是保障水安全,重点理顺圩区排涝与区域泄洪的关系,构建流域、水利分区、圩(片)区三级防控体系,结合水面率不同的分区基底条件,实施分类管控。


from clipboard

太浦河清水绿廊规划意向图


处理好“林田关系”

尊重地域生态系统平衡结构,从生态服务功能整体提升的角度,优化农林布局。一方面,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发挥农用地多种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结构合理、集中有序、功能复合的农业空间。另一方面,取法历史自然景观格局、合理种林,以规模适度、宜林则林、丰富多元为原则,推广乡土化优良林种,围绕水体、农田周边及郊野、城镇公园,形成“高效益、看得见、进得去”的林地布局,提供优质生态公共产品。


2、构建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城乡体系

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的城镇网络

结合示范区镇村相间的空间本底,完善由活力城区、特色城镇和美丽村庄构成的三级全域城乡体系,构建生产、生活、创新、服务的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强化小城镇关联网络的“粘合”作用,建立等级有序、功能复合、城乡融合的扁平化空间网络。其中,特色城镇又分为科创强镇、魅力古镇、创意名镇和宜居小镇四类,强调专业分工、便捷互联、服务共享。


from clipboard

示范区城乡体系示意图


河湖田镇村融合的水乡单元

以镇区(社区)为核心,结合周边的美丽村庄以及河湖农田林地等生态要素,建设示范区特有的基层水乡单元,作为“自然生态单元、行政治理单元、功能关联单元”三者有机衔接的空间载体,单元尺度控制在10-15平方公里,以步行为导向打造宜人的街区尺度和空间,延续逐水而居、村在田中的灵活格局,促进镇村之间优质服务共享。


from clipboard

水乡单元空间示意图


多样化的风景链接

以“绿心成环,向外发散”为原则,织补完善蓝绿复合的线性开敞空间,串联各类功能单元、风景文化资源、多层次公园。针对中小型塘浦湖荡密布的特色,受到西岑华为科创中心选址的启发,规划引入了“蓝色珠链”概念,作为人与自然共生的标识空间之一,在保障生态系统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植入生态休闲功能和新经济载体,通过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3、培育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产业空间

动态管理的“正负面”准入标准

以低环境影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能力为指向,辐射汇聚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的高端创新要素,规划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五类经济”,即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生态型湖区经济。结合本地存量转型的客观诉求,提出以3-5年为期滚动编制“两张清单”——接轨国际标准与技术前沿的正面清单、倒逼传统产能整改升级的负面清单,统筹考虑投资强度、产出绩效、节能、环保、技术能力等,建立与资源配置挂钩的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产-学-研”联动分工的产业载体

在产业空间组织上,规划提出适度集约、多元混合、弹性灵活的布局原则,以高新技术企业总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孵化与中试基地等为极核,结合研创园区、服务业集聚区、产业社区、产业基地等,形成若干“研-学-产”板块有序组合的创新集聚片区。提倡研究型学院机构、公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建,为构建多向互动、人才对流、信息互通、服务共享的创新网络提供支撑。


4、营造江南韵与小镇味共鸣的生活场景

“小尺度、低高度、中密度”空间感觉

规划借鉴了国际前沿创新地区经验,强调延续江南水乡风貌,营造利于交往的小镇空间氛围。按照活力城区200X400米、特色小镇100X200米,分梯级控制街坊尺度,古镇及周边新建地块提倡采用50-100米的小尺度街坊。对生活性、商业性、交通性三类街道的高宽比予以控制,塑造尺度宜人、步行优先、界面多元的街区空间。确定城区50米、镇区30米、村庄12米的三级基准高度体系,对其中的历史城镇、滨水地区、临街界面等特定地区的建设高度进一步细化引导。

from clipboard

街坊与道路尺度案例示意图

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生活场景

城市设计中,尝试诠释“新江南水乡”范式,传统城镇地区强化江南水乡“一河一镇、水宅相倚、水陆双棋盘”的特色格局,在延续“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古树人家、青石店幌、桨声灯影”的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植入多样化建筑空间,形成古今有机融合的建筑风貌。新建城区在吸收传统建筑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简洁雅致、清新明亮、疏密有度、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建筑特征,营造现代化、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5、巩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共享的网络

绿色、高效、多样的交通体系

贯彻“避让湖荡、有限连通”原则,审慎增加道路设施,除交通供给不足且无替代廊道的情况以外,原则上不再新建六车道及以上道路。以直连直通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为骨架,提升枢纽链接水平,强化中低运量公交在片区内部的沟通作用。以慢行友好为原则,提倡建立通勤与休闲兼顾的蓝绿道系统,鼓励绿色交通方式,优化出行环境、丰富出行体验。

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生活圈布局

以城镇簇群和轨道交通布局统筹高等级公共服务,体现地域特色和国际水准,实现示范区内共建共享,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以社区生活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协调一体的绿色智慧基础设施支撑

构建绿色、高效、智慧、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与防灾系统,支撑示范区可持续发展;以联通共享为原则,强化水源、能源、信息源的支撑,高标准建设共享型邻避设施;以智能互联为原则,建设面向未来的数字城镇;以安全共保为原则,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金泽水库南侧绿道建成实景 示范区蓝道意向图


结语

在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向全球城市区域不断进阶的过程中,如何在立足地域性的基础上谋求区域合力,融入区域城市网络、提升节点地位,是长三角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思考。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规划坚持“和而不同”,试图引领两区一县及周边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模式中达成共识,在传承本土基因、集成地方创新和吸纳外部动能之间找寻平衡,共同面向新形势做出创新路径探索与空间响应。

本文全文收录于《上海大都市圈蓝皮书(2020-2021)》第Ⅲ篇章“上海大都市圈分层次空间格局篇”B.9《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规划构想》,感谢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