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首届“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特色魅力”和“绿色低碳”大礼包到货,请签收!
时间:2021.10.18

2021年10月18日是中规院的67岁生日,首届“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议程也进入到第二天,现场交流热度持续上升,院士、大师、各领域专家云集,这些“最强大脑”向我们投放了诚意满满的“生日大礼包”~

请你签收这份大礼,让我们一起来“开箱”吧!


礼物一:搭乘人文列车,

探寻特色魅力的人居环境

from clipboard


你知道身边有哪些近现代历史文化保护代表性遗存吗?

你知道在老城保护与更新中有哪些工作方法的创新吗?

你知道“腾讯”地块、“唯品会”地块是如何营建的吗?

……

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景观特色是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在这趟人文列车上,你既可以学习到大师们完整呈现的国际保护经验、中国特色的保护体系以及日常城市建设工作中如何体现价值引领保护,又可以分享到实力派们诸多亲身探索实践:安徽黄山黟县关麓村书院设计如何与周遭环境新旧共生、和而不同;广州琶洲西区如何良性运行”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使得刚性控制与弹性指引结合,城市空间品质得到提升;天地之中——登封世界文化遗产地又怎样展现“礼和九州”的中华风范;临川文化重要传承地抚州文昌里又为何成为城市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点......

from clipboard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特色魅力的人居环境”版块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主持。朱子瑜在主持开篇语中提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景观特色是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对家乡的共同记忆会伴随人的一生,是人类情感深处的归属。近期两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的意见》,明确要求保护好传承文化基因、鼓励继承传统、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历史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的规划,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记忆。本专场设立旨在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进人居环境特色的环境建设。


主旨报告

from clipboard

《历史环境再生与新风土探索》

常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

常青院士结合过去十余年风土建筑的实践和研究,基于国际视野,深入辨析了历史环境和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引出了风土建成遗产的概念,剖析了保护与再生的关系。之后针对历史环境再生,常青院士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相关设计探索。

报告首先指出,历史环境是人类文明建造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属地,也是国际遗产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概念。而建成遗产是历史建成环境的本体内核,是建筑遗产、聚落遗产、景观遗产的合并项。常青院士介绍,对于建筑遗产的概念,不同的主体对其定义有所不同。其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将其定义为“历史纪念物与遗址”;记录与保护现代运动中的建筑、场地和街坊的国际委员会(DOCOMOMO)将其定义为“现代运动遗产”。其中,我国的建筑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分别由文物部门和建设部门负责管理。聚落遗产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的人类聚居空间,在我国主要包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所属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古代聚落遗址等。景观遗产广义指特定文化族群所塑造的文化区域。

之后,常青院士引出风土建成遗产的概念,即凝聚城镇、乡村民间传统营造精华、具有活态特征的遗产。常青院士随后剖析了保护与再生的关系,他强调保护是管控变化而非阻止进化,再生本义是修旧利废,更新和再生可以互涵并需要适度管控。

最后,常青院士介绍了历史环境再生的相关案例,在安徽黄山黟县关麓村的书院设计中,方案充分体现了与周围徽派建筑群产生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象;在郑州商城遗址比邻街区的城市设计中,通过紫荆门的钛合金设计实现城门标识意象。并希望通过这些历史环境再生的方式方法,为建成环境中历史要素与新风土的探索,提供了方法借鉴。



from clipboard

《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核心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吕舟

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整体围绕中办、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展开。吕舟教授首先介绍了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的价值表达,结合2019年中央关于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个文化公园的相关要求,吕舟教授指出,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建设首先需要梳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并基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去整体构建完整中华文明表述体系。这一体系既要涵盖文明发展的主要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也要关联城市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吕舟教授同时深入解读了《意见》中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制建设的内容,并从中央、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市县政府三个层面阐述了构建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的路径和要求。

随后,吕舟教授针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展示、利用和传承,提出文化的意义在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传承,把历史文化遗存孤立地保护起来,并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他强调要让历史⽂化遗产所承载的⽂化真正融⼊当代⽣活,并在当代⽣活中得到不断的滋养、壮⼤。他指出,从城市的⻆度,历史⽂化遗产构成了⼈们⽣活的环境,新的城市建设又在不断重新塑造着⼈们的环境。只有把对历史⽂化遗产所承载的⽂化精神传承起来,形成具有⽂化特质的⽣活环境,才能不断促进⼈⺠对于历史⽂化的理解,培育对⽂化的⾃豪感,树⽴⽂化⾃信,不断为中华⺠族⽂化注⼊活⼒,这也是让⽂化遗产活起来的核⼼意义所在。

基于以上内容,吕舟教授总结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三大特征:第一,基于完整的顶层设计的从上⾄下和从下⾄上相结合,上下贯通的历史⽂化保护、传承体系。第二,以价值为基础,强调历史内涵、⽂化意义表达,具有巨⼤活⼒的多部⻔合作体系。第三,有政策保障,责任清晰,制度明确,社会⼴泛参与的综合性巨系统,可以有效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from clipboard

《都市营建的思考》

孙一民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报告首先围绕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面临的土地利用松散粗放、气候灾害威胁、规划实践和理论存在偏差的问题展开,并提出“营”与“建”关系的思考,提醒我们反思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以及城市设计成果如何在建设中实施的问题。

之后,孙一民大师结合担任地区总设计师的经历,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刚性条文及弹性空间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广州市政府在琶洲西区建立的“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以及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他强调,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实施的重点是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设计优化,并举例说明城市设计的优化可以体现在活化原址、创造共享景观等方面。孙一民大师通过珠啤公园高价值历史空间绿地转化的案例,详细介绍了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梳理厂区整体结构及空间肌理,不断优化功能布局的路径,实现保留场地特色记忆原素,并且升级成为绿地公园、文化艺术、创意办公、休闲商业相结合的活力区的规划目标。

最后,孙一民大师指出城市设计是设计管控一体化的过程。城市设计优化是地区总师制度运行的前期基础,总师制度是城市设计的延伸和落位途径,规划管理图则、地块设计条件、城市设计图则和导则是联系城市设计工作及地区总师方案审查的纽带。城市设计强调精耕细作,形成了完善的成果体系,涵盖城市设计图则、地块设计条件、地块设计要点、城市设计指引。他建议将城市设计图则、地块设计要点和设计条件作为地块出让条件的一部分,可以保证城市设计要求可得到有效落实,将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弹性指引对建筑形态、地下空间、街道与环境、公园与广场等进行精细指引。通过以上刚性控制与弹性指引的组合,实现伴随式的城市设计,保障城市空间品质。


专题报告

from clipboard

《世界文化遗产地空间营造探索》

白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首先阐述了目前世界文化遗产地存在的共性问题。白杨指出,通过近年来一系列遗产地工作了解到,在大量世界遗产地空间规划项目(尤其是文化博览、文艺小镇等较为普遍项目类型)中有两种问题倾向:城市化和度假区化。他认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这种特殊的地段,过度城市化和度假区化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够妥当,并指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规划研究应遵循中国人居环境营造的基本方法,包括立意、相地、布局、营建、点景等内容,并结合登封、西安两个世界遗产地规划项目案例,分享了背后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空间营建技术方法探索和思考。

其次,报告围绕登封市核心片区城市设计项目实践,强调了立意、相地、布局、营建的规划逻辑顺序,全面阐释了项目中“嵩山客厅、礼和九州”的定位远景,远望近察的地形分析方法,辩正方位、朝对山水、居中求正、九宫格网的空间布局方式,以及基于里坊制的中小尺度的传统营建方式。报告还结合秦始皇帝陵文化旅游特区创新发展规划编制经验,阐释了如何运用规划技术手段从文化国门的立意,象天法地的规划布局,历史秩序营建等角度呼应中国传统人居营建方法。

最后,报告提出了在遗产本体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在遗产外围区域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带动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的美好期望,并希望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有体现中国人居智慧的解决方案。


from clipboard

《从规划到实施,老城保护与更新的五个维度》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所长


报告首先阐述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列为国家战略,两办《意见》的出台也对城市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宏观背景,并提出如何做好保护和更新,已成为历史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议题。

之后,报告围绕价值共识、整体视角、人本方法、协同平台、长效机制五个维度具体展开,阐述如何实施老城保护与更新。

第一,报告强调价值的共识是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前提。他指出,价值特色研究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达成价值认知的共识,具体工作才有讨论的基础,并以抚州文昌里为例,强调了价值综合分析和研判在纠正地方发展思路上的作用,并强调,正是由于达成了价值共识,才使得老城保护与更新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也使街区历史价值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第二,报告强调保护与更新要有整体性的视角。他指出整体性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把握整体性要注重时间的层积性、空间的完整性、社会网络的延续性三个方面。

第三,报告强调保护与更新中的人本精神,他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共同缔造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如在崇雍大街项目中,通过组建崇雍议事厅,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组建崇雍工作坊,搭建设计平台,实现设计集群带动;以及通过开发崇雍公众号和小程序,建设崇雍展示厅等多种方式激发公众参与。

第四,报告指出保护与更新应搭建协同的平台。他强调多专业多部门联动协作,如在永新项目中,实行全周期、多专业、多线程、一体化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协调好各个主体的利益和诉求,解决老城保护更新实施中的复杂问题。

第五,报告指出保护与更新应关注创新的机制,强调通过模式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来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高端主题对话


from clipboard


“特色魅力的人居环境”高端主题对话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主持,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兼科技处处长彭小雷、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中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院长王忠杰六位专家。

对话开始,朱子瑜邀请六位专家分别针对上午的报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各位专家纷纷表示,上午的报告贯彻了“以人为本、价值为准、落实到地”的原则,充分呼应了本次年会创新的主题,“新”既体现在全面结合了国内、国外学术研究新理念,又结合了两办《意见》等新政策、新要求,还充分吸纳了各地新案例和新经验。

吕舟教授结合个人深度参与两办《意见》编制工作的经历,强调价值研究在各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他强调,价值认识需要在日常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提炼深化,同时还应认识到各地价值的独特性,因地制宜逐步提高价值认识。

孙一民大师结合琶洲总师工作经历强调了城市建设中前期设计介入的重要性,指出城市设计需要挖掘、尊重和表达特色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发商”、“古董商”的视角,该用“无形的手”引导的时候要果断。他还强调,城市设计要充分考虑将机会留给未来地块的设计师,该收起“无形的手”的时候要收手。

张广汉阐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强调利用好是更好的保护。他指出,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不同保护对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化利用方式。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一定要基于保护的前提,利用的目标是强化而非减损其价值,遗产本体的真实性和环境真实性不能破坏。

赵中枢指出城市更新行动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城市整体性的保护,防止多样化变成碎片化。他强调,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规划师在城市更新中强调保护是对历史负责,强调传承是对明天负责,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彭小雷结合中规院标准体系研究经验,提出在营城过程中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重对城市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环境的延续和整体保护。他同时强调传承营城智慧不仅体现在城市空间、建筑空间方面,还体现在把握城市安全以及城市和自然的关系,古人在防御各种灾害上展现出的营城智慧和聪明才智,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

王忠杰结合风景院近年探索,提出人居环境建设也需要关注到绿色空间设计,他强调绿色空间应打造成为人服务的幸福空间载体,在功能上需要更好地贴近生活。他认为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不应“一刀切”,而应积极探索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他同时强调在人居环境空间设计中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美为本、以量为本。

最后,朱子瑜总结了今天的会议内容,并宣布今天上午的专场会议日程结束。


礼物二:跟随绿色脚步,

打造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

from clipboard


你知道自己一年一人生活消费产生了多少碳吗?

你知道自己一年乘坐飞机高铁贡献了多少碳吗?

你知道哪些城市会率先实现城市范围内碳中和吗?

……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探索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技术和政策路径也迫在眉睫。走在这条“绿色大道”上,让我们跟随专业导师们的脚步,听他们解密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诠释在城镇化领域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和低碳转型,判读城乡绿色发展的挑战与策略,展示集成规划减碳技术体系、低碳街区建设等硬核技术,分析双碳目标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思考城市在“碳中和”中的贡献路径......


from clipboard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from clipboard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版块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和总规划师张菁共同主持。王凯院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以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与我国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他表示,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城镇化成绩斐然,但也带来了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等问题。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各个城市实施碳达峰专项行动,也对于中规院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15年将是规划行业双碳转型的关键时期,中规院应该运用新的理念、技术和制度,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此外,王凯院长对到场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共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


主旨报告

from clipboard

《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贺院士对国家双碳政策、双碳目标和双碳路径构建,做了全面且深入的讨论。

首先,贺院士分析我国的双碳背景,指出中国面临着“三高一短”的重大挑战,即高碳的能源结构,高碳的产业结构,高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短。

同时,他认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具有气候履约、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与产业竞争多层面战略的意义和目标,切入点是气候履约,核心是产业竞争,对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贺院士介绍了欧洲《绿色新政》、美国的零碳排放行动计划、日本的碳中和发展路线,认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双碳领域将是未来产业竞争的焦点,中国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另外,他认为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高度协同性。应该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实现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

贺院士指出未来碳减排路径选择应是“五碳并举”:一是资源增效减碳,包括节能与能效提升、 “无废城市”系统构建、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等具体措施;二是能源结构降碳,未来应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构建能源互联网,大力发展“发、供、用、储”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集成技术、城镇建筑“光储直柔”配电等;三是地质空间存碳,将存碳作为碳中和的托底技术;四是生态系统固碳,通过林田湖草生态建设增加碳汇;五是完善市场机制融资。


from clipboard

《城市片区减碳规划技术集成研究》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院长从研究基础与方法、研究尺度、核算维度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城市片区规划减碳技术集成方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指出面向碳排放议题,当前城市规划技术研究需要从定性化语言转向定量化语言。

在核算方法上,他提出将各生产部门碳排放分解转译至建筑、交通、工业、其他用能、农/林业和土地利用、废弃物六个城市消费端维度,并从国家、城市、片区、街区四个尺度介绍了碳排放核算的重点和显著碳排放结构差异。得出结论:在全国和城市尺度,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进步尤为重要,在减碳措施中能源和工业维度的指标控制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城市片区尺度,建筑碳排放最为突出,其次为工业与交通的碳排放,林/农业及土地利用维度还能产生一定的碳汇,不同的城市片区城市空间各要素的功能布局、形态布局将对城市片区的碳排放量产生影响。

同时,他结合青岛中德生态园、天津中新生态城、新加坡登加新城城市片区规划减碳相关案例,详细介绍了多元城市差异化低碳导向的示范性空间形态、能源系统、生态环境等绿色规划技术和建设运营模式。

最后,郑院长指出,在城市片区规划技术集成体系内,应优化多系统间的协同效能,从城绿共生的融合城市、绿色出行的紧凑城市、集约高效的循环城市、人性化街坊的与建筑、智慧管治支撑系统五个方向集成规划减碳的技术体系,并详细介绍了每个方向对应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指标。


from clipboard

《城市碳中和的路径思考》

李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


李院长提出四个设问:一、城市范围内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吗?二、城市碳中和贡献要处理哪些关系?三、城市碳中和贡献的路径怎么设计?四、城市碳中和贡献有哪些基础工作?他回答并且提出思考:

第一,中国在城市范围内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据统计,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 C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58.84%,如果把其余的城市、集镇加进来,至少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城市减碳的任务非常重大。而中国城镇化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中国城市的发展动能将由实物资本投资驱动的高速增长转向社会和生态资本驱动的低碳增长,包括服务、安全、清洁的环境,有节制的实物投资等,国外很多城市已经提出了碳减排领域相关计划及路线图,他认为中国可以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低碳目标,主要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和西南部分地区。

第二,城市碳中和需要解决几个问题。1、碳达峰和碳中和意味着城市发展动能必须转换,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2、碳排放清单是个艰难的工作,需要处理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生产端和消费端、出口段和消费端等关系;3、进入后工业时代,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将是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和减碳的重点方向。

第三,在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李院长构建了包含理念体系、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示范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四,李院长指出绿色低碳城市发展需要做的基础工作:1、要严守生态底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2、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绿色发展质量;3、要以低碳循环为关键,激发绿色发展动力;4、以生态碳汇为重点,筑牢绿色发展屏障;5、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6、碳计量是双碳目标的基础性工作。


专题报告

from clipboard

《双碳目标下城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低碳转型思考》

林波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首先,林院长指出城镇建设碳排放存在较大压力。全球建筑建造(含房屋建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CO2排放的39%,我国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我国全社会总CO2排放量的比例约为42%,我国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行业排放总量居全球首位。

同时,林院长强调城镇建设领域碳减排要避免四个误区:一是将双碳目标等同于工业、建筑、交通、电力四个部门都碳达峰或碳中和。碳减排应该是跨部门协同,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科学系统减排;二是将建筑业减碳路径等同于全面建设零碳建筑。实际上,超低能耗建筑的成本很高,增量成本达到600~1000元/平米。需要通过推广建筑+交通双向储/供电、蓄能等技术,合理利用周边绿电等措施,降低低碳建筑成本;三是只抓新建建筑,忽视既有建筑。现在一些城市普遍存在节能标准落后、墙体窗户等围护结构老化、碳排放强度大等问题,需要调整既有建筑改造的重点、措施和经费使用方向,率先推进公共建筑低碳节能改造等;四是忽视居民需求变化。未来居民消费将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城镇建筑需要顺应需求变化的趋势,建立科技支撑引领双碳的蓝图和“四梁八柱”。

最后,林院长认为,城市是实现多行业高效实现碳中和的最好载体,要把握好新城发展与城市更新中的减碳机会,做好新建地区的碳中和发展情景预测与优化,做好城市更新中碳中和技术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城市建设还要关注能源替代技术,实现供暖、热水、炊事电气化/可再生化,探索低碳目标导向的建筑设计优化新方法,推动室内环境营造理念、方法和技术创新,激励颠覆性低碳零碳技术以及改变观念、提升标准等。


from clipboard

《双碳目标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

秦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授


秦教授基于长期以来对于碳中和导向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成果,对城市发展“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研究成果、发展路径、规划框架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他基于北京市的低碳政策文本研究指出,城市作为高碳排源将是未来降碳的主战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实现“双碳”目标导向的重要举措。

随后,他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尺度维度,对碳排放与多因素间关系进行了详细阐释。在区域层面,他基于碳排放的总量与城市化率呈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与城市聚集度呈倒U型关系两大研究发现指出,相对空间集聚的城市,或者相对集聚城市结构可能也是更低碳的;在城市层面,基于对北京社区的三轮系统性研究,详细阐述了碳排水平与用地结构、街区尺度、就业可达性、居民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的关系和内涵。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强调从低碳迈向碳中和存在严峻挑战,并提出了实现零碳城市的发展的七个重要路径,包括:1、完善综合空间规划;2、提升单部门的效率;3、推动跨部门城市工业共生;4、促进电力脱碳;5、推进交通、供热、烹饪系统电力化;6、通过碳价化制造可再生燃料和材料;7、提高城市碳吸收和碳存储。

最后,他基于对各国城市实现减碳和零碳发展的策略梳理,从城市中心步行区、内城公交区、远郊汽车区、城乡农业生态区、乡村边缘等城市形态维度,对光伏、绿色屋顶、循环经济等规划技术手段的减碳潜力进行了特征阐释和总结评判。


from clipboard

《“双碳”目标下的低碳街区建设技术探索》

林辰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


林辰辉认为在城镇化后期城市建设多在中微观尺度展开的背景下,街区作为能源调节、资源循环、交通服务相对完整的单元,与“15分钟生活圈”相匹配,是践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单元,街区层面的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具有现实示范和指导意义。

林辰辉在上海选取有能耗监测系统的5个街坊进行分析,一方面得出普遍结论:绿色技术的使用对于单位面积碳排效果明显,面向未来,建筑用能减碳、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促进资源循环等都有很大潜力,规划应为光伏设施、储能设施提供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中等尺度(7000~12000m²)的建筑体量有利于提升用能效率,功能混合度越高、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步行通畅程度比步行距离带来更高的绿色出行比例,更大面积立体绿化、更高比例的乔灌木配置能显著提升碳汇。

在明确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林辰辉系统性地构建了低碳街区的技术体系,包括高效可靠的能源利用、绿色低碳的建筑建造、绿色出行的低碳交通、低碳化的布局形态、高碳汇的公共空间环境、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便捷互联的智慧管治系统,并提出每个方向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指标。除了技术体系外,还提出关于低碳街区规划建设落地的机制展望,包括研究街区层面低碳技术嵌入城市建设活动的机制、完善低碳建设奖励的相关机制、发挥规划的系统统筹优势和建设一体化碳集成系统等。


from clipboard

《基于“两山”理论的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探索》

徐有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三所主任工程师


徐有钢基于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从机制创新、难点措施、实施保障三方面介绍了对于“两山”理论的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探索经验。他认为,以市场化为主导,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程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其核心命题是构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明晰路径。

首先,徐有钢基于对长期以来流域治理的演化特点和运营模式的回顾指出,治理修复后的生态资源经营和价值兑现路径,以及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和要素互动(指标交易)机制,是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两大主要方式。以永定河项目为例,该流域治理工程采取“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模式,以四省市政府为“河长”,流域治理公司担任“河工”,并通过水量交易、政府购买服务、土地综合开发、生态资源经营等方式,实现治河资金的平衡。

他进一步指出,针对项目实践中遇到的资金持续性、企业和各地政府协同性、监管有效性三大难题。需要以“政企合作”和“资源整合”为手段,构建“资源价值评估——项目资金平衡与运维——配套政策支撑——技术标准考核”全流程规划方法,包括:

1.面向资源潜力评估、产权和经营意向,构建识别全流域绿水青山价值的“资源库”;

2.面向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构建以资金平衡为目标的“项目库”;

3.面向社会资本参与、资产转化、土地供应,创新制定支撑资产转化的配套“政策库”;

4.面向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形成一套保障工程质量的“标准技术库”。

在实施保障方面,他指出永定河面向“全流域、新主体、新路径”的项目,构建了伴随式的协商推进模式、以政企合作为重点的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数字永定河”信息平台等模式机制,为协商审批、合作投资、数字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并进一步总结提出“资源—资产—资本”的生态产品运营视角转变将成为“两山”理论转化的关键,也是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碳减排和增加碳汇等公益类项目得以持续稳定投入的重要保障。


from clipboard

《城乡绿色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


董珂基于多个为部服务课题和中规院正在编制中的《绿色低碳规划技术方法指引》,从艰巨挑战和实现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董珂提出城乡绿色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他认为目前资源环境紧约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瓶颈。总结指出“双碳”目标存在六大挑战:现状碳排放总量大、增长惯性大;化石能源占比高、转型难;生产碳排占比高、国际贡献大;消费潜力爆发、生活碳排需求大;双碳过渡期短、下降曲线陡;与城镇化现代化同步、降碳压力大等。

同时,董珂强调城乡建设领域双碳任务的核心是协调“民生幸福”与“双碳目标”的关系。规划策略一是通过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和采用绿色生活方式来替代,将人均城乡资源消耗限定在适度水平;二是通过各领域的绿色技术替代和制度创新,使单位资源使用的能源消耗量下降;三是通过各领域的能源结构优化,使得单位能耗碳排放下降。

基于此,他认为绿色低碳是不是专项规划,而是需秉持绿色低碳的价值、原则和方法,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为此提出全空间、全周期、全要素、全手段的减碳路径:1、全空间:从区域和城市群、城市(县城)、街区(乡村)、建筑等空间层次入手;2、全周期:聚焦“规划/设计—建设/更新—管理/运营”全过程;3、全要素:明确能源使用、交通、水系统、废弃物处理、建筑、生态碳汇和人工固碳六大领域的贡献程度、减碳潜力和减碳路径;4、全手段:突出规划设计水平、智慧管理水平、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贡献的重要性。技术人员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绿色低碳技术和政策工具包。


from clipboard


最后,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做会议总结。她指出,城乡人居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城乡建设领域是在消费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各个城市实施碳达峰专项行动,也对于我院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套技术方法,在我院的规划编制工作中它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各个层级和各类型规划中都应秉持的价值、原则和方法,应当贯穿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我们在承担具体项目时,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地选择其中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技术集成提供定制化、特色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城市人居环境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方法与路径研究。

希望中规院团队多多参与绿色低碳技术方法的研究,在各地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丰富,提升总结,我们要为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建设贡献中规院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