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首届“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让城市拥有“安全韧性”&“智慧治理”的超能力!
时间:2021.10.19

from clipboard

你相信每个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超能力吗?

当听到洪涝、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疫情、火灾、爆炸等非自然灾害降临城市的消息时是否会让你不寒而栗?你是否希望这片生养万物的土地能够像弹簧一样受到冲击后仍能恢复原有的功能,拥有超凡的抗压能力?

当你的家乡被冠以“智慧城市”的名号时,你会思考“智慧” 为了谁?“智慧” 有灵魂么?拥有了城市大脑的城市会更聪明吗?我们的生活质量因其会变得更高?

今天,规划创新年会邀请到的各路Super star在这里快意展示了有关“安全韧性”&“智慧治理”的超能力, 相信你领略之后,幸福感直线UPUP!咖位代表们已集结完毕,话不多说,释放超能力,一起踏上创新路!

开启工具箱,打造安全韧性的人居环境

在这个工具箱里,你会get到韧性城市建设的“制胜法宝”,还可以分享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实践和研究进展。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尝试从韧性城市的规划视角思考,关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防灾与韧性,学习实现韧性城市所需建立的评价技术和方法……


from clipboard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安全韧性的人居环境”版块由中规院院长王凯主持。王院长提到,安全韧性是非常重要的主题,近几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公共安全事件,如今年7月20号强降雨突袭郑州、9年前的7·21北京特大暴雨、西宁近年出现的地面塌陷,以及几年前发生的天津港大爆炸、青岛输油管道大爆炸等等,可见建设韧性城市是下一个时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七次会议上,提出城市规划建设要有三个更——“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这是非常重要的论述。过去搞规划和城乡建设谈的比较多的是宜居,现在更多的是讲安全、讲韧性、讲健康,今天的主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


主旨报告

from clipboard

《构建安全韧性城市,支撑城市安全发展》

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报告主要从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实践、韧性城市研究进展和典型案例等方面作了深入解读,并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范维澄院士指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安全领域的韧性,聚焦安全韧性城市。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科技-管理-文化”三足鼎立支撑体系、精准智慧的多层公共安全防护体系、科学安全和精准安全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构建安全韧性城市提供理论基础。随后,报告以安全韧性城市评价、城市生命线系统韧性提升-合肥模式、城市暴雨内涝防治韧性提升等典型成果为案例,深入阐述了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的关键技术、方法、平台和模式。最后,报告提出了实施“城市强韧工程”的建议,通过“科技-管理-文化”三足鼎立支撑城市韧性提升,在我国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安全韧性城市。


from clipboard

《韧性城市与安全》

黄晓家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工

安全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围绕应对灾害如何建立韧性城市,保障城市安全的主题展开。黄晓家大师首先针对当前频繁出现的洪涝、泥石流、地震、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等非自然灾害,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在应对灾害,保障城市安全方面应实施经济合理的安全措施,也就是建设韧性城市。

随后黄晓家大师系统阐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政策背景、内容,提出对建设韧性城市的思考。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GDP第二大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总体相当,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韧性城市是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有限安全城市,是基于当下经济基础的防灾减灾措施和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度的要求,也是基于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价,城市运行成本最合理的安全城市。报告还指出实现韧性城市,还需要建立评价技术和方法,建立三标体系:法律法规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

最后,黄晓家大师对建设韧性城市相关的建筑单体给排水的安全性与评价指标、城市水安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城市节水、火灾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指出,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工程,可有效提高雨水排水系统的能力,城市道路竖向设计是城市排涝重要措施;城市节水是韧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喷水、火灾风险评估、特殊消防社会、智慧消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城市体检中应充分重视防洪排涝、城市节水、海绵城市、消防安全、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评估。


from clipboard

《韧性城市规划建设与实施策略》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报告围绕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韧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韧性城市建设的实施建议等方面展开。报告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灾害愈发频繁;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和治理水平跟不上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得城市运行事故和其他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建设韧性城市,使城市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承受冲击、快速应对与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进而逐步提升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能力,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报告还指出,韧性城市建设应体现全过程思路,形成政策闭环,体现渐进动态调整,不断推动城市韧性能力提升。风险评估:查找城市风险问题,完善城市风险图和风险清单;目标制定:基于风险治理需求确定韧性建设目标,构建指标体系将目标分解落实;建设方案: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落实指标要求;实施管理: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构建管理平台、评估反馈机制保障建设有效实施。

最后,报告提出韧性城市建设的实施建议。韧性城市建设应以系统性、全流程、动态化的风险评估与规划建设为导向,完善相应政策体系、技术指南和标准体系,以韧性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推广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与建设管理实践,推动我国城市风险治理从被动型“工程防御”向主动型“风险管理”转变。


专题报告

from clipboard

《国土空间规划防灾与韧性》

马东辉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马东辉教授从韧性理念的内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规划背景、需求、定位、要素、实施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规划的编制要点,并分享了风险评估与规划防灾方面的具体研究与实践。

报告首先阐述了起源于可持续发展概念、不断演变为韧性理念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针对灾害防御的研究历程,并强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韧性,需要重点关注应对影响、防灾体系、恢复能力、降低损失等重要因素。

以落实中央关于国土空间治理和灾害治理的新时代要求目标导向,基于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的基本国情,深入解析了工程治理和空间治理的技术缺口、与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衔接不足等问题与需求;提出基于设防、布局、管制、治理四方面内容,建立以规划防灾要素为基础的国土空间防灾系统;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规划的定位,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探索了科学规划-系统治理-提质增效的规划路线。

报告还分享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基于专业评价的风险建模与多水准/情景评估、基于专业评价的韧性评估等方面内容的区域地震风险评估及规划应用研究与实践。

最后,报告针对国土空间规划防灾与韧性提出了未来重点工作方向,马东辉教授认为规划防灾与韧性应处理好刚性、弹性和韧性衔接匹配,需在传统防灾设施基础上做好空间防灾,补短板、强路径,并强调了多水准多情景灾害风险评估的重大意义。


from clipboard

《韧性城市的规划视角思考》

翟国方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报告首先阐述了我国城市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分别从暴露于灾害风险的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种类不断增多;部分城市安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安全水平低;城乡设防标准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安全管理横向联动机制薄弱等8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我国现状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是有效应对灾害的新范式。

翟教授强调,韧性城市建设涉及众多学科,需要多学科协同,而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在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系统提升城市韧性最有效的方法。在考虑城市韧性规划时还应具备系统思维、动态思维和底线思维,对城市进行风险评估,使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此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时应针对不同的灾害种类所具有的灾害特征,有针对性的分别应对,形成全过程的治理理念。

最后报告针对全流域系统治理灾害提出了几点治理思路。翟教授指出应从资源与灾害的关系、安全与风险的关系、设防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上游中游与下游的关系、洪水与内涝的关系、地上与地下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灾前灾中与灾后的关系、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关系、雨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等八个方面,统筹韧性城市规划策略。


推开“任意门”,塑造智慧治理的人居环境

from clipboard

推开这扇“任意门”,你会进入智慧化空间并有希望获取城市智慧治理的“超能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如何推动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城市管理如何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如何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大咖们会为你提供智慧治理的“魔法道具”,在这里你能看到院士呈现“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数字化,了解数据、信息和信息化等新时代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举措,探索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感受智慧城市与人民城市的互构融合,学习云模型交通承载力工具,认识协同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感知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信息化……


from clipboard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智慧治理的人居环境”版块由中规院副院长郑德高主持。郑院长在主持开篇语中提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强调城市要抓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总书记也强调要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这对我们做一个好用、管用的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去的规划只是一个环节,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才是真正的治理体系,现在只做规划是不管用的,我们希望能从智慧治理的角度对未来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一些新的要求。希望院士和专家们从研究真问题的角度给我们更多启示。


主旨报告

from clipboard

《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数字化呈现》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首先,王院士辨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强调近年中国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发展理念,物质的现代化是有限目标,需同时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报告提到,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课题中指出,中国城镇化正在进入从规模外延扩张到存量为主和内涵品质提升的历史新阶段。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中华智慧为引领,以生态、平衡、永续、法治、人民为发展观念,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理性支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第二部分,王院士简要回顾了城市设计中 “以人为本”的研究。城市设计几乎与城市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人类聚居,起初为聚落划分不同的功能和土地的权属,产生聚居的需要,从而建立不同用地的联系。最初的以人为本、即围绕人类生存需求的聚落建设,大致构成了城市设计的历史原点。当科技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转型、城市规模变大后,经由无数个体局部累积而成的城镇因不适应现代发展需求遭到空前挑战。

王院士重点阐述了第三部分“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数字化呈现,以中外历史进程与中国现阶段发展状态的角度洞察,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如何推动城市总体层面的规划设计决策、如何推动“公众参与”支撑“以人为本”城市设计、如何感知人视城市风貌特色形象三个方面,逐步推进到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今天城市设计正在成为落实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技术支撑,早在2017年王院士提出了“基于人机互动的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架构和命题。大数据信息的有效捕捉、采集、处理和应用,使得城市设计获得了整体而具有个体精度的“以人为本”的信息能力,加之学理判断,帮助人们做出城市设计的科学决策;通过收集人们在网络上的主动反馈,结合以往问卷访谈的公众参与调研,使得人们能够事半功倍地获得城市意象偏好度信息;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更加完整全面地认知、识别、分析及优化风貌形象,突破以往主观经验为主的物理空间形态设计方式,进入主客观结合、以多维数据信息综合处理、逐渐消除不确定性为主的城市设计决策模式,使得揭示城市形态“一果多因”建构的内在机理成为可能。在“个体即主体”的数字时代,个人具有了主体性,从而能够实现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意愿传达并转化为城市设计的“以人为本”。


from clipboard

《空间治理的逻辑与支持》

林坚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报告首先从基于区域和要素的视角认识国土空间与空间治理。国土空间是国家主权和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又是各类自然资源要素与生态环境的载体。国土空间利用面临区域失序和要素失控两个问题。通过对国家出台的各类相关文件的分析,报告提出对空间治理主要任务的认识以及空间规划在空间治理中的作用。

报告探讨了空间治理的主要逻辑在于“区域-要素”统筹,并深化为把握以“要素”评价“区域”、以“区域”统筹“区域”、以“要素”统筹“区域”、以“区域”统筹“要素”的四个关系。通过分层级规划的“区域传导”、宏观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素配置”、微观上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要素配置”来推进“区域-要素”统筹。报告认为,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国土空间治理中不同层级的作用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报告总结,新时代空间治理的关键支持在于数据保障、实践保障、新技术保障、队伍保障和立法保障。数据、信息和信息化是新时代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举措,需切实做好数据保障工作。紧抓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四大环节,做好实践保障。探索实践新技术,加强空间治理能力的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党委政府、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发挥龙头单位和企业带动作用、教育部门合力实现队伍保障。通过研究推进相关立法,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专题报告

from clipboard

《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

甄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首先报告分析了城市规划智慧化转型诉求。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各类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城市中万事万物均可被数字化并实现互联互通,城市发展加速进入“智能时代”。规划也从单个部门的责任转变为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协作的工作,同时国土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数据的智能采集、分析与实时监测,构建现代化空间治理体系等成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规划的诉求,因此规划的“智慧”转型成为当前规划学科创新发展的紧迫要务之一。以信息化技术导向的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基于智慧规划技术创新的城市规划编制,二者作为不同学科基础、不同技术方法支持下的两大智慧城市规划路径,相互间缺乏互动与沟通,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实施方面的割裂。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需要超越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部门利益去考虑未来的智慧城市规划整体架构。

报告总结了智慧城市规划的内涵与定位,认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需考虑技术进步带来的人地关系重构作用下,人本化、生态宜居等“人”的需求,以及国土空间效率、要素流动、空间协调等“地”的内涵变化。而智慧规划不是冰冷的技术应用与没有“人情味”的管控,而是充满温度的人本、技术、数据三轮驱动,关键在于生态文明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技术应用(集成创新)、制度创新两大支撑。智慧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规划,应作为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强调信息化的部门专项规划。

从技术支撑层、规划方案层、实施运营层和制度保障层,报告架构了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的技术框架。同时,对智慧城市规划以个体与家庭尺度、功能区(组团)尺度、城市尺度、区域(国家)与全球尺度这四大范畴关注研究诸多重点内容,从而提出智慧家庭(市民)规划、智慧功能区规划、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群规划以及专项规划,从而架构出智慧城市规划体系。

报告总结,智慧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规划,是自然资源、社会人文、信息技术、空间一体化的框架,是一个包括规划、监测、评估、管制的不断完善的连续过程。报告认为智慧城市规划,还需要加强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其既需要一个能得到普遍认可的框架与内容,也需要根据城市自身特色与诉求去体现弹性发展的理念。


from clipboard

《智慧城市与人民城市的互构融合》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报告开篇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至今,经历了概念导入期、试点探索期、统筹推进期等三次浪潮,正在进入平台集约整合、资源融合共享、高效开发、全面赋能的集成融合阶段,走到了一个新的路口。

基于中国城市传统发展的检讨,报告认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报告提出城市生命体的四重生长逻辑,包括基于公有制土地发展权的城市生长逻辑、基于资本的城市生长逻辑、基于个体人权利的城市生长逻辑和基于技术迭代发展的城市生长逻辑。面向新的时代要求,智慧城市构建逻辑的整体性设计与实现将非常重要。

通过对人民城市演进历程的研究,报告探索了智慧城市与人民城市的互馈关系,提出城市的本质是连接,规划的本质是决策。好的城市规划就是能够制定出促进更多更优连接的时空决策和营造出产生更多更优连接的时空环境。通过智慧城市与人民城市的互馈,实现真正智慧的不断生成与涌现。

报告分享了对CAS复杂适应性思想与理论的研究,辨析了10个复杂性研究的关键概念,并探索了一项面向人民城市的崭新数字化治理系统——“人民码”系统的构思,构建个人生境账户价值函数,嵌入规建管闭环的个人生境价值流循环,建立面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公正价值创造与分配机制,实现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国涌现。报告提出,“人民码”系统最核心的攻关目标是空间治理基础单元。旧世界的概念和原理无法真正建造出新世界的大厦,面向数字化世界,需要推动智慧城市元知识创新计划的建立。


from clipboard

《智慧交通治理探索》

赵一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


报告首先结合《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对城市里人活动的定量分析数据,详细阐述了城市内部通勤人群的时空距离特征,通过发掘通勤流动的规律和数据变化的成因分析,尝试深入研究城市通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勤交通是城市中的刚性需求、也是对各类基础设施需求大而集中的出行方式,加强通勤问题的研究是城市治理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通勤的大数据监测是为城市交通智慧治理提供基础性研究。

在关注人活动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对机动车的研究和关注。在针对全国城市道路车速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的基础上,通过车辆溯源的技术手段深入分析城市拥堵的成因、规划通道选取的优劣评价、全网车流状态监测等相关内容,丰富了智慧交通治理的应用场景,提供了面对问题可供采取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城市安全问题,演示了针对危化品运输特殊车辆的智慧监管手段,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治理水平。

最后,报告展示了通过自主研发建立的云模型交通承载力工具,初步实现了城市智能交通治理的工具建构,突破了传统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国外软件的依赖,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体系,实现了城市发展的交通承载力评估平台,能够快速辅助决策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实现30分钟出计算结果的应用效果,为智慧化城市治理构建了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from clipboard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域治理思考》

杜宝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治理所所长


报告在深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通州北三县协同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实践,从治理尺度、治理框架、治理主体、治理重点、治理工具以及治理时效等六个维度分析了推进协同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是针对多尺度治理难点,提出既要从强化空间治理的针对性,更要突出治理的系统性的原则;二是针对治理框架问题,提出扁平化、常态化、专门化、灵活化的优化思路;三是针对治理主体困境,从明确政府管控主体和激活市场参与主体两方面提出建议;四是针对治理重点不突出问题,建议从针对性、示范性、创新性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五是针对治理工具缺失问题,建议从“统一政策、统一平台、统一运营”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六是针对治理时效不同步问题,建议时序上要“统一计划”、实施上要“统一实施”。


from clipboard

《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信息化探索》

张永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报告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从“信息平台”让规划更高效,“数字孪生”让建设更可感,“城市大脑”让管理更智慧,以及“城市体检”让城市更健康四个方面,对中规院近年来参与的信息化项目进行了介绍。

在规划环节,报告以“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平台项目”为例,项目通过“编制-审批-实施-评估”四个环节的总体结构设计,实现了规划业务的流程线上化、数据标准化和规则智能化,更加便捷地为市场方提供规划信息,为管理方提供智能审查工具,从而建立起规划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管理体系。

在建设环节,报告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BIM平台”为例,介绍了雄安新区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过程,以及新区BIM平台在智慧规划、智慧管理、智慧运营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在管理环节,报告以“海淀城市大脑项目顶层设计”为例,介绍了“一张感知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中心),N个智能应用场景”的架构模式,并展示了城市交通、建设管理、生态环境、公共环境等智能应用场景。

城市治理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传导,更重要的是建立各个环节之间的反馈机制。如何建立管理—建设—规划的反馈路径,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互动途径?报告以“城市体检”为例,通过广泛的群众满意度调查、社区调研采集工具,实现了“人人都是城市体检员”;通过“城市大脑”运行数据及多源大数据的接入,研究“城市脉搏”跳动;在此基础上,诊断出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期的运行体征规律,进而反馈至规划的修订、建设项目的梳理及管理方式的改善,从而形成城市空间智慧治理的闭环。

报告最后指出,当前,我们生活的空间已从实体空间拓展到数字空间,大数据、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城市”等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规划-建设-管理的贯通与反馈,政府-社会-居民的共建与共治,已成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中规院提出了“中规智绘”的发展方向,将不断探索实践,“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总结

from clipboard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院长在发言中表示,通过规划创新年会这个跨界学术交流平台,全院同仁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谨代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各位参会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创新是事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王院长对全院人提出寄语,号召大家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转思想,转方式,转作风,勇担社会责任、提高为国家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