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以CIM助推数字化发展——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顶层设计项目介绍
时间:2021-06-11

1.项目概述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战略,基于国办、多部委对城市信息(CIM)平台的最新要求,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与数字化发展”的工作部署,苏州市提出建立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以下简称苏州市CIM基础平台)。为了高起点开展平台建设,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0年底启动顶层设计及咨询项目招标,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并承担苏州市CIM平台研究和方案编制工作。面对苏州数字化发展对时空信息载体建设的迫切需求,顶层设计探索建设市域一体化“1+10”CIM基础平台,打造智能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准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为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苏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021年6月9日,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规划建设顶层设计及咨询”项目验收会,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郑作亚副总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史照良巡视员、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王芙蓉主任、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徐鸣涛处长、苏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宋颖韦华副处长作为验收专家对顶层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最终验收专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from clipboard

图 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规划建设顶层设计及咨询项目通过验收


此前,苏州市2021年3月24日召开城市信息模型(CIM)和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专家咨询会,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王德教授、北京大学沈体雁教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地理信息管理处陈洪良处长、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王芙蓉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博士等专家为苏州市CIM与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from clipboard

图 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和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专家咨询会


2.CIM基础平台顶层设计

1.平台定位

苏州市CIM基础平台定位为城市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其核心是“时空化”。平台以时空场所整合土地、规划、文化、金融、治理等各条线,重构三维空间场所的多维度关系,通过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空间化管理,提供时空信息服务,服务于各部门数据与业务的时空流转,支持感知敏捷、开放流通、创新应用,最终实现善治、兴业和惠民。


from clipboard

图 苏州市CIM基础平台在全市的定位(来源:未来城市实验室)


2.建设目标

苏州市CIM基础平台以现状(测绘)数据、规划数据为基础,融合各业务部门的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形成公共的空间数据融通底板,实现全市公共数据底板共建;基于物联感知体系,实时整合人、事、物等动态信息,推动人机互动交流,为城市提供公共的空间决策支撑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共治;按业务需求,将数据组合成为模型,用于分析、模拟、仿真和可视,形成全市公共的空间信息服务操作系统,构建具有价值的数据资产,驱动新经济模式产生,形成数字经济价值共享;以“空间场所”的应用为出发点,通过空间数据共享、空间分析支撑、空间可视表达、空间应用赋能,实现数字孪生空间共创。


3.技术路线

构建一条“业务链”,编织一张“数据网”,在数据、模型、流程三轮驱动下,以业务集成重塑流程、整合模型、重组数据;以新型数据采集来推动数据治理的创意,支撑模型创新,辅助流程创意,通过模型和标准建立业务与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双向赋能。


4.技术架构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城市时空底座,城市中所有的要素都可以和空间、时间建立联系,CIM基础平台的关键便是实现城市各要素的时空化,城市的人口、经济、投资、医疗、教育、交通、感知等数据都可以基于CIM基础平台进行关联融合,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催生更加多元的应用,让平台真正“活”起来。

一是搭建1+10分布式架构体系。苏州市CIM基础平台是“1+10”市域一体化的平台,其中“1”表示苏州市,“10”表示苏州六区四县共10个板块。苏州本地市区两级的管理特征也决定了苏州市CIM基础平台的“1+10”分布式架构。以苏州市的城市级感知网络、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底层支撑,平台采取市级统筹、市区共建的模式,在纵向上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市区两级的数据汇聚和交换,在横向上以空间编码为纽带打通各业务条线的空间管理单元,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数据的空间化映射。

二是架构3中台模式,苏州市CIM基础平台重点构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模型中台三大中台。数据中台通过对多维数据资源进行汇聚、融合、治理,提供数据资产服务能力和便捷快速的开发环境;业务中台将不同用户的共性业务需求提取出来,包括描述、诊断、预测、决策、信息交换等类型,将其集中开发为通用功能组件;模型中台提供三维建模、数据分析、模拟仿真及模型迭代的能力,建立数据与业务的交互映射。三个中台共同促进多专业协同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场景引领、数据支撑、算法辅助的科学决策。

三是建立多场景的松耦合应用模块。基于微服务,苏州市CIM基础平台的应用系统建设应充分反映苏州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价值挖掘,搭建山水城市的三维生态本底,模拟生态平衡、量化生态价值;

(2)流动空间追踪,发现苏州人口、企业、资金、气候环境等流要素的流动特征;

(3)文化复兴决策,以古城保护为代表,建立人口、土地、交通等多模型、多流程、多专业协同决策模式,创新内生型数字经济路径,搭建数字孪生信用体系;

(4)土地精细治理,以数字化土地权属、项目审批为抓手,强化重大项目选址和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土地全周期流转闭环;

(5)人民参与协同,强化多主体空间协商,基于人机互动和参数化设计,就空间识别、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竣工、不动产登记等进行多主体协商,加强公众参与。


from clipboard

图 苏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设计理念(来源:未来城市实验室)


5.数据库设计

基于苏州市现有数据资源,根据数据资源的种类、属性和应用区域的划分,形成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与登记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共六大门类数据项,并基于空间编码体系建立跨部门数据的空间关联纽带,融合多源数据,满足大资源、大土地、大规划、大项目、大监管、大交易等应用场景的数据需求。结合数据分类和应用场景,苏州市CIM基础平台将形成规则库、运营库、现势库、成果库、历史库五大数据库,分别面向管控场景、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场景、协同会商场景、成果管理场景、数据追溯查询场景使用。


6.标准体系

CIM基础平台以统一的标准规范整合盘活信息资源,包括数据标准、管理规范、空间编码和指标体系四大类标准。依据CIM平台已有的国家技术导则、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经验,以苏州市数字建设和政府管理需求为导向,以苏州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为范围的应用标准,解决不同规划、不同标准、不同口径下的差异,为CIM平台的整体开发建设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3.CIM与数字经济发展


from clipboard

图 基于CIM平台衍生的数字产业(来源:未来城市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数字经济已深刻融入国民经济各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在城市新旧动能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2021年1月4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数字经济并不是传统信息化“升级版”,其本质是基于跨界、融合、共享、生态的思想,将社会资源有效的互联、互通、互融。CIM基础平台作为苏州市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是苏州建立智慧城市的空间数字底板,也是城市信息化集成应用的数字操作系统,更是城市智慧化建设运营交易的“数字领土”,各种经济活动未来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展现和交互。

苏州市CIM基础平台可以衍生出很多数字经济产业,也可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数字化空间。基于CIM融合产业多源要素信息、企业空间位置信息和企业的行业、类别、位置等属性信息,提供苏州产业集群的时空数据底座;基于CIM构建规建管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全方位的城市治理平台,缩短企业登记注册、拿地批地、开工建设、运营投产的时间成本,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形成营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基于CIM提供精细化的产业服务,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提炼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产业集群模式。

此外,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新投资格局,激活社会资本参与“CIM+”应用投资建设,探索市场化的数据更新机制。通过CIM基础平台积累构建其苏州特色的数字资产,发挥数据的经济价值,提供持续的服务,驱动数字智能经济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促进市政公共设施数字化升级,提升城市智能感知能力和水平。